一人来自福建,一人来自河北,一人来自河南,一人来自四川。
4月4日下午,发生于张家界天门山景区的这一起“多人跳崖”事件让人颇感诧异。
据当地政府通报,其中3人跳下,1人被及时阻止后紧急送医,但因此人跳崖前已服毒,经抢救无效死亡。4人均系自杀,并于现场留下遗书。遗书中有免责声明,称自杀是他们自己的想法,与他人无关。
(资料图片)
来自天南地北的人,为何同时选择在一处地方跳崖?
天门山玻璃栈道。图/张家界天门山景区官方微博
4人均系自杀
4月6日,据极目新闻报道,一份报送单位为张家界市永定区人民政府、接收单位为张家界市政府总值班室的文件在网上流传,该文件题目为《关于“游客翻越安全护栏跳崖”的情况汇报》。
文件显示,4月4日13时50分许,有4名游客(3男一女)张某某、彭某某、刘某某、陈某在景区山顶西线玻璃栈道距离出口约10米处翻越安全护栏跳崖。其中3人跳下,1人被及时阻止后紧急送医,但因此人跳崖前已服毒,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件发生后,当地多部门紧急成立了工作专班。
4月7日凌晨,张家界市永定区政府发布通报称,4名外省人员(三男一女)在天门山跳崖,其中女子被及时制止。经公安部门查明,4人均系自杀,排除刑事案件及其他因素。事件发生后,市、区高度重视,迅速展开搜救、善后等工作。目前后续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
张家界当地导游石宽(化名)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四人跳崖的位置就位于西线玻璃栈道出口脱鞋套的位置。
“前面是凌空的,下边就是万丈深渊,大概有两三百米深”,石宽表示,如果跳崖者跳崖前未被人注意到,之后可能只会被前去采药者发现,或早已成了一堆白骨。
石宽介绍称,在张家界景区像玻璃栈道这类的地段都装有监控。
上述网传文件显示,张某某、彭某某、刘某某、陈某分别来自福建德化县某村、河北邯郸市临漳县某村、河南沈丘赵德营镇某村、四川内江市史家镇某村,年龄跨度从23岁到32岁。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该事件已暂时排除了刑事案件及其他因素。据现在确定的案件事实来看,四人在景区是因为自杀身亡,景区对游客尽到了安全保障义务。
暂未找到4人工作和现实生活有交集的证据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天门山事件中自杀的4人中唯一的女性是来自四川的陈某,其友人对媒体表示,陈某很早就外出打工,常年在外,平时很少回家,曾在成都工作过,后来到了广东佛山,一直从事服务行业。在跳崖前的3月31日,陈某还称要回老家照顾父亲。中国新闻周刊获悉,陈某今天在老家下葬,陈某的父亲患了食道癌,家里仍然瞒着他。
来自福建的死者张某某,和陈某同龄,是家中的独生子。常年在外打工,甚至连春节都没有回家,直到现在,父母还不知道他去世的消息。张某某的堂哥对媒体称,堂弟家境较差,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了,事发前给母亲打电话,说要出去旅游。
来自河南的刘某某,十六七岁就去南方打工养活自己,在外面了成家,有个13岁的儿子。自外出打工后刘某某和家里的联系很少,经常过好几年才会回家一趟。事发前半个月左右刘某某突然回家说看看父亲和奶奶,当时奶奶还问他缘何突然回来了,他就说想回来看看。
来自河北的彭某某的同村本家彭昊(化名)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彭某某家里兄弟姐妹四人,他排老三,彭家条件很差,在村里是小农户。
彭某某早年就在外打工,奔走于多地。五六年前,彭昊最后一次见到彭某某,是在彭某某母亲住院的时候。“有个女人同他来过一次,在邯郸一家医院,他回家是想要钱。当时说要拿几千块钱,为那个女人买个手机,彭昊说。
这次事情发生前,彭某某已经三年没有音讯了,“按照我们这边的习俗,前年他母亲去世三周年要大办,现场很隆重,但谁都联系不上他。”彭昊称。
通过中国新闻周刊多方了解,尚未获得4人此前在工作和现实生活上存在交集的证据。
疑似“约死”
身处天南海北的四人,也并非在一个地方工作,因此,本次事件被指向“网络约死”现象。
2020年5月,17岁的儿子自杀坠亡,令徐世海的生活发生骤变。他想不通儿子的死亡动机,生前明明是那么活泼开朗。通过翻看儿子留下的日记、网络记录等,他才知道儿子的社交账号上充斥着各种消极信息和怂恿自杀的“约死群”。
儿子去世后,徐世海成为了一名心理咨询师,他称自己为“网络劝生者”。
“这个事情出来之后,我们劝生志愿者的群里也在讨论这个事”,在徐世海看来,本次发生在天门山景区的事件或与网络“约死群”有关。
“先服药,再自杀”,徐世海分析称,这就是一起典型的“网络约死”事件。在他了解的“约死”事件中,这种模式非常常见,“比如有些相约烧炭的人,他们也会提前先吃安眠药”,徐世海说。
几年前,“约死群”现象被曝光后,多家社交软件都对此进行了严格的监控与整治。但现在,“约死群”仍然在社交媒体中活跃,只是隐蔽了一些。
徐世海提供给中国新闻周刊的几张聊天截图显示,有“约死群”的群名为“美丽新世界”,还有的叫做“开心快乐”。“看群名字,都很好,看群内容,却很可怕”,他表示。
其中一名网友在群中表示“你们想好怎么死了没,我想烧炭,冬天,一劳永逸”,该名网友还称“希望下辈子能生活在一个正常的家庭”。还有一名网友表示“我今天还给儿子说了,把我的骨灰撒了,不需要骨灰盒,也不需要墓地”。徐世海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名网友得了重病。
在这些群中,几乎无人对轻生者进行劝阻。“一起走,有要走的吗?有一起的吗?”徐世海说,群里人都在交流着彼此的负面情绪,非常直白。
“约死者”互相吸引。徐世海举例称,先是在一些几百人的大群,有人开始吐槽和自己的父母或者老师、同学什么发生了矛盾,又或是哪次考试考得不理想了。之后,马上会有人跟着一起吐槽,慢慢地他们都会联系到一起,又组成了一个只有几十人的群,共同探讨各种不如意,生不如死的这些话题。再之后,就会组成一个只有几个人的小群,“这样的群才是真正的‘自杀’群”。
“‘约死群’持续的时间非常短,大家都沟通得差不多了,就在这样的小群里边约好时间地点、方式,紧接着去实施。”徐世海说。
天门山的事件,让他回忆起曾经在山西险些发生的一起“约死”事件。也是约在了当地的一处景区,但最终被警方及时制止了。
“当时大概有四五个人都是成年人,男的二十七八岁,女的三十多岁,因为工作上,家庭上,各种各样的不如意凑到一起。”
与未成年人不同,徐世海感觉到,困扰着这些成年人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压力。因为接触过不少抑郁症患者,徐世海认为这些人或许也都受着抑郁症的困扰。
“一股脑地倾诉、重复地说一些事情”,徐世海表示,群里有的人生活过得非常好,但是就是感情方面不好;有些人是身患重症;“还有的是被人骗了,成年人寻死的很大比例都是被人骗了”,徐世海说。
几年来,徐世海伪装成各种各样的身份混入群里,他甚至曾扮演过一名“女学生”。“其中有的人能劝过来,劝不过来的,没办法了,只有去报警寻求警方帮助。”
徐世海介绍称,绝大部分“约死群”里都是未成年人,不少群主也只是小孩子。他曾经帮助过的几十个孩子,现在也加入了“劝生”队伍,“他们已经回归到正常生活里面去了,有的已经大学毕业了,因为他们已经切身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所以说他们做这个工作做起来反而更好。”
徐世海还注意到,虽然“约死群”中未成年人居多,但是在“约死群”里劝死的却多为一些成年人,“他们不参与自杀,把几个群里的人给忽悠没了,他又去忽悠其他人。”
这些劝死者,还编撰了一份“自杀教程”。根据徐世海提供的文件,中国新闻周刊看到,文档中充斥着各类极端的表述,还详细地说明了自杀的实施教程,比如原材料的准备、中毒原理、化学制法、辅助药物、预期症状等等。
“我们自杀是自私的,但没有影响和害其他人”,文档中“劝说”到。
付建介绍,虽然法律对于组建“约死”群和相约自杀没有进行专门的法律规定。但是如果群内成员和群主在群内唆使或怂恿群友自杀,甚至提供自杀建议等,根据具体情形可能会涉嫌故意杀人罪。如果群主建群的时候,就是为了交流自杀,那么群主、管理员可能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其实他们有些时候就是徘徊在生死边缘,你如果推一下他,那他们都完蛋了。你今天拉他一下,他不都回来了吗?”徐世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