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出现通缩”!刚刚,央行重磅发声!信息量巨大

证券时报   2023-05-15 20:35:38

5月15日,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相较于上期,本次报告特别对广义货币(M2)与存款增长、国内通胀走势做出说明。

对于我国经济形势,《报告》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市场需求逐步恢复,长期发展还具有市场规模巨大、产业体系完备、人力资源丰富等优势条件。

也要看到,国内经济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全球经济增长趋缓,通胀仍处高位,主要央行政策紧缩效应显现。对此,既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又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


(资料图片)

《报告》指出,下一阶段,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把发挥政策效力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结合起来,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效能,全力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乘势而上,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贷款利率处于历史低位 将健全传导机制

对于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总结称,总的看,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坚持稳健取向,实现了较好的调控效果,有力支持经济发展恢复向好。主要体现在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报告》指出,近年来,在市场利率整体下行的带动下,实际贷款利率明显降低,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2023年3月,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34%,其中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95%,均处于历史低位。

数据还显示,3月一般贷款中利率高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贷款占比为56.16%,利率等于LPR的贷款占比为6.88%,利率低于LPR的贷款占比为36.96%。

《报告》称,下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合理把握宏观利率水平,持续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健全“市场利率+央行引导→LPR→贷款利率”传导机制,为促进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营造有利条件。

前期积累的预防性储蓄有望逐步释放

今年以来,我国M2和人民币存款延续较快增长态势。4月末,M2、各项存款均同比增长12.4%,分别较上年同期高1.9个、2个百分点。

《报告》称,M2和存款增长受各种因素综合影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要合理看待。实践中,近期M2和存款的较快增长很大程度是宏观政策适度发力、市场主体行为变化的体现。

《报告》指出,中长期看,经济平稳增长、物价稳定是检验货币增长是否合理的标准和关键。总的来看,我国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保持基本匹配,实现了较快增长和较低通胀的优化组合。近期 M2 增速与通胀和经济增速间存在一定缺口,主要是政策效果显现、需求恢复存有时滞所致。

未来随着疫情影响进一步消退、市场预期持续好转、经济加快恢复,居民的消费和投资意愿回升,前期积累的预防性储蓄有望逐步释放,有利于M2和存款平稳增长。

硅谷银行破产对我国影响可控 将加快推进金融稳定法制建设

《报告》详细分析了硅谷银行的破产经过,最后总结称,硅谷银行事件发生后,部分美国中小银行因存款来源不稳定、证券账面损失较大、盈利能力不佳等原因,受到的外溢影响较大。

《报告》指出,我国金融机构对硅谷银行风险敞口小,硅谷银行破产对我国金融市场影响可控。当前我国金融体系运行稳健,金融业总资产中占比超过90%的银行业总体稳定,绝大多数银行业金融机构处于安全边界内,银行业总资产中占比约七成的24 家大型银行一直保持评级优良。

《报告》同时强调,对硅谷银行事件的经验教训也要总结反思:一是货币政策应避免大放大收。二是中小金融机构的监管应重视。三是处置金融风险要迅速且强力。四是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稳定性应关注。

《报告》明确,下一步,金融管理部门将持续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建设,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一是加快推进金融稳定法制建设,推动《金融稳定法》出台,健全市场化、法治化金融风险处置机制。

二是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充分发挥存款保险制度的早期纠正和市场化风险处置平台作用。

三是不断充实金融风险处置资源,完善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管理机制,与存款保险基金和相关行业保障基金双层运行、协同配合,共同维护金融稳定与安全。

当前我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 物价仍在温和上涨

《报告》称,今年以来物价涨幅阶段性回落,主要与供需恢复时间差和基数效应有关。本轮物价回落客观上有三个因素:供给能力较强;需求复苏偏慢;基数效应明显。

《报告》指出,未来几个月受高基数等影响,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将低位窄幅波动。随着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市场需求稳步恢复,供需缺口趋于弥合,对价格的带动会逐步增强,加之基数效应消退,下半年通胀中枢有望温和回升,CPI可能逐步向往年均值水平靠拢。

《报告》强调,当前我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通缩主要指价格持续负增长,货币供应量也具有下降趋势,且通常伴随经济衰退。我国物价仍在温和上涨,特别是核心CPI同比稳定在0.7%左右,M2和社融增长相对较快,经济运行持续好转,不符合通缩的特征。

中长期看,我国经济供需总体平衡,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居民通胀预期平稳,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

将全力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

《报告》指出,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全力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乘势而上,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总量适度,节奏平稳,搞好跨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二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保持再贷款再贴现工具的稳定性,运用好实施期内的阶段性工具,为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有力支持。

三是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持续开展小微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督促指导金融机构加快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稳妥实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

四是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完善中央银行政策利率体系,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落实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着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

五是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加快推进金融市场制度建设。继续推进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实现业务分类管理分账核算,强化资本约束,加强风险管理,健全激励机制,压实机构主体责任。

六是持之以恒做好风险防范化解。密切关注重点领域风险,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统筹发展和安全,压实金融风险处置各方责任,压降存量风险、严控增量风险。

精彩推送